在神经内科门诊,常遇到卒中(中风)后康复的患者,他们中不少人被肩臂疼痛、手部肿胀折磨得寝食难安。这种情况,很可能就是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作祟。作为咱们济南人,今天咱就用拉呱的方式,好好聊聊这个影响康复进程的“绊脚石”。


卒中后肩手综合征,咋和“中风”扯上关系?

卒中后肩手综合征,本质是中风后偏瘫侧肢体的“连锁反应”。大脑就像身体的司令部,中风后“命令”传达不畅,胳膊腿不听使唤,长期垂着不动,肌肉就像泄了气的皮球,关节僵硬得像生锈的铁门。再加上血液循环“堵车”,神经“电线”受损,肩膀到手就肿成“馒头”,疼起来像针扎。
咱们济南的老乡,性格实在、能吃苦耐劳,可康复这事急不得。有的患者刚能下床就忙着擦桌子、扫院子,结果胳膊越用越糟;有的家属心疼患者,事事代劳,反倒让患肢成了“摆设”。您说,这肩手能不出问题嘛。

这些症状一出现,赶紧找医生报到

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爱搞“偷袭”,但细心观察还是能揪住狐狸尾巴:
手肿得像发面馒头:尤其是活动后更厉害,皮肤发亮一按一个坑。
肩臂疼得碰不得:夜间疼得直哼哼,穿衣服都困难。
手指变“鸡爪”:握不住筷子,系扣子费劲,手发凉发紫。
情绪跟着受影响:越疼越烦躁,康复信心大打折扣。
特别提醒: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的老病号,肩手问题更易找上门!血糖控制不好,神经血管更脆弱,康复难度直接翻倍。


防治有招:从生活细节到科学康复

1. 日常护理:细节里藏着大学问

良肢位摆放:躺着时用枕头垫高手臂,坐着别垂肩,像抱个“大气球”让胳膊悬空。
避免烫伤冻伤:济南冬天冷,用暖水袋别直接接触皮肤;夏天空调房披件薄衫护肩。
适度活动:家属帮忙被动活动关节,像梳头发、摸耳朵这些动作,每天做几次。每天早中晚各做10次"握毛巾-松手"动作等。
2. 康复关键:三管齐下效果好

物理疗法:气压泵帮手臂“做按摩”,超声波软化疤痕,改善循环。
药物辅助:消肿止痛药短期用,营养神经药物得跟上,中药泡洗也能缓解紧绷感。
心理支持:多鼓励患者,别因手笨着急,康复是场“持久战”。
各家医院都有专业康复科,社区医院也能做基本理疗。关键是坚持!每周3-5次康复,效果看得见。

给康复患者的心里话

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就像康复路上的“拦路虎”,但别怕!早期干预,八成患者能明显好转。记住三个“别”:
别硬扛:疼得厉害及时找医生,别信偏方乱按摩。
别急功近利:康复像种庄稼,得按季节慢慢来。
别忽视心理:手笨了不代表“废了”,活着就有希望。
咱们济南人实在,但康复这事得“精”着点。定期复诊调方案,家属监督做锻炼,相信科学不放弃,肩手问题定能破局!
*文中配图部分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(神经内一科:徐宁)
徐宁
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、主治医师
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,主要从事脑血管病、中枢系统感染、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神经科疾病的诊治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6篇,参编著作两部。热心于科普,目前担任医脉通神经2群、李神经等多个神经专业群的群主,在医通撰写神内相关文章等。
现任中国卒中学会会员、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神免学组委员、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神经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山东省医药教育协会神经退行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山东省卒中学会中医分会委员、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济南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坐诊时间:周四
咨询电话:55591938、13583122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