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0531-55591800

你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健康教育 > 健康教育

健康教育
HEALTH EDUCATION

半年内做了两次CT对身体有害吗?



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(Smith-Bindman R, Chu PW, Azman Firdaus H, et al. Projected Lifetime Cancer Risks From Current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. JAMA Intern Med. 2025 Apr 14:e250505. doi: 10.1001/jamainternmed.2025.0505. )基于多中心 CT 剂量数据和辐射致癌模型分析,结果显示2023年6151万患者接受的9300万次CT检查,预计未来将导致约10.3万例辐射相关癌症(90%不确定性范围9.64万- 10.95万例),其中成人因检查频次更高贡献了91%的风险,儿童虽单次检查风险更高但整体占比仅9%。肺癌、结肠癌、白血病和膀胱癌是最常见的辐射相关癌症,腹部/盆腔和胸部CT因检查量大、辐射剂量较高成为主要风险来源。研究发现,如果维持现有使用模式,CT 相关癌症可能最终占每年新增癌症诊断的 5%。这一结果在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、同时也让广大公众为此感到担忧。


提问

那么CT检查还能做吗?

半年内做了两次CT对身体有害吗?

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结果?

回答

在现代医学诊断中,CT(计算机断层扫描)已成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。当患者因不同健康问题在短时间内多次接受CT检查时,许多人会担忧:"多次CT检查对身体有害吗?"这个问题涉及辐射安全、医疗必要性和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。



一、CT检查与辐射暴露

CT扫描利用X射线旋转照射人体,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横断面图像。与普通X光片相比,CT能提供更详细的器官结构信息,但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辐射剂量。一次常规胸部CT的辐射剂量约为6-8毫西弗(mSv),相当于2-3年的自然本底辐射(来自宇宙射线和环境中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,全球平均约为2.4mSv/年)。



二、两次CT的累积剂量评估

半年内进行两次CT检查,累积辐射剂量通常在12-16mSv左右(取决于扫描部位和范围)。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(ICRP)的建议:

公众成员年有效剂量限值为1mSv(不包括医疗照射)

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为20mSv(五年平均)

医疗照射没有设定严格上限,因为其遵循"正当性"和"最优化"原则——即只有当临床获益明显大于潜在风险时才应进行。



三、潜在健康风险

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分为确定性效应(超过阈值必然发生,如皮肤损伤)和随机性效应(发生概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,如癌症)。CT扫描的辐射剂量远低于确定性效应的阈值,主要需考虑潜在的随机性效应。

据研究估计,每10mSv的有效剂量可能使终生癌症死亡风险增加约0.05%(相比之下,美国人平均终生患癌风险约为20%)。这意味着两次CT可能将风险从20%提高到20.1%,绝对增幅非常小。



四、关键考量因素

年龄因素

儿童和青少年对辐射更敏感,因其细胞分裂活跃且预期寿命长

扫描部位

腹部/盆腔CT剂量通常高于头部CT

个体差异

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(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)对辐射更敏感

临床必要性

诊断或治疗监测的获益通常远大于潜在风险

*风险预测的 “不确定性范围”

研究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,当调整辐射剂量(±20%)、儿童检查比例等参数时,预测的癌症病例数波动在8万到12.7万例。这说明:

模型存在不确定性,但核心结论一致 —— 当前 CT 的辐射风险属于 “可量化的低风险”,而非 “显著威胁”。

技术进步正在降低风险:近十年 CT 设备的 “低剂量化” 进展显著。若未来推广 “精准剂量扫描”(如根据体型自动调整参数,更多内容参见XI区: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),风险还将进一步下降。



五、医生如何权衡利弊?

医务人员遵循ALARA原则(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,合理可行尽量低):

1、评估检查的必要性——是否影响治疗决策?

2、考虑替代方案——超声、MRI(无电离辐射)是否足够?

3、优化扫描参数——降低剂量同时保证诊断质量

4、限制扫描范围——仅覆盖必要区域

5、患者应采取的态度

(1)不因恐惧辐射拒绝必要检查:未确诊或未监测的疾病风险通常大于CT风险

(2)主动沟通:告知医生近期做过的影像检查,避免不必要重复

(3)记录个人辐射史:特别是频繁需要影像检查的慢性病患者

(4)特殊人群注意:孕妇需特别告知医生,除非紧急情况一般避免腹部CT



六、实际案例分析

一位45岁吸烟男性,3个月前因肺炎做胸部CT,现出现咯血需复查。此时:

临床获益:排除肺癌等严重疾病

风险:两次CT累积剂量约12-16mSv

替代方案:胸片敏感性较低,MRI对肺部成像效果欠佳

结论:进行CT的获益明显大于风险



七、降低CT风险的实用建议

1、选择配备最新技术的医疗机构(迭代重建技术可降低30-50%剂量)

2、检查时配合呼吸指令,避免重复扫描

3、对非必要部位要求铅防护(如甲状腺、性腺)

4、儿童检查时特别要求儿科专用协议


半年内进行两次CT检查、多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,尤其当检查具有明确临床指征时。现代CT技术的进步已显著降低了单次扫描的辐射剂量。患者应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每次检查的必要性和替代方案,而不应单纯因担心辐射拒绝必要的诊断检查。医疗团队会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,确保每次影像检查都能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健康获益。

总的来说,CT 的风险可控制、获益远大于风险。对普通人而言:偶尔检查无需恐慌:单次 CT 风险低于吸烟、肥胖等生活习惯,更远远低于疾病漏诊的后果。信任专业判断:医生会综合评估病情,确保 CT 的使用 “利大于弊”。关注技术细节:选择配备低剂量技术的医院,儿童检查确认优化参数。


*文中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

(CT室:张振国)



0531-55591800

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132号

乘坐: 11路、41路、K95路、K98路、K109路、K54路到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下车

CopyRight 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28831号-1

回到顶部